南非剑羚
南非剑羚 (Oryx gazella) 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南部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比沙漠的羚羊。它们在外观上具有多个特征:长而纤细的螺旋犄角;眼睛和口鼻部有白色斑纹的黑色脸庞;灰褐色的毛皮,腿的上半部和后背有黑色斑纹;以及脚上的白色“袜子”。平均而言,南非剑羚肩高约 1.1 至 1.3 米,体长 1.9 至 2.4 米,犄角的平均长度则是 85 厘米。雄性的体型比雌性稍大,且体重重上许多。
台湾黑熊
台湾黑熊 (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 是台湾特有的亚洲黑熊亚种。它们拥有结实的体格、黑色的毛皮、圆圆的耳朵和长直的口鼻部;此外还有它们最具特色的独特外观特征,也就是胸前的 V 字型白色斑纹。雌性和雄性的台湾黑熊在外观上有所差异:雄性的体型比雌性还要大许多。雄性的平均体重和身长为 135 公斤和 1.7 米,雌性平均则为 70 公斤和 1.35 米。
疣猪
疣猪 (Phacochoerus africanus) 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各种环境中。虽然疣猪当前并不是濒危物种,但干旱对它们的生存影响甚巨,它们也常因为被人类视为害兽而遭猎捕。疣猪被视为害兽的原因有二:第一,它们可能会将疾病传染给家畜;第二,它们用獠牙四处翻找食物时,可能会破坏农地的作物。以上原因导致部分疣猪群体遭到消灭。
河马
河马 (Hippopotamus amphibius) 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原生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河川。它们是体型庞大的半水生动物,身上长有大而突出的牙齿、鼻孔位于口鼻部顶端,还有着小小的耳朵和厚实而呈灰棕色的皮肤。雄河马体长 4 至 5 米,重量介于 1,500 到 2,000 公斤之间,雌河马则体长 3.3 到 4.2 米,体重 1,000 到 1,500 公斤。
中华穿山甲
中华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是一种被列为极危物种的食虫动物,原生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台湾和中国南部。它们是生性隐密的小型动物,移动速度缓慢,它们最显著的特征是层层叠叠的盔甲状角质鳞片。中华穿山甲体长约为 40 至 58 厘米,尾长约 25 至 38 厘米。它们白天都躲在洞穴里睡觉,晚上才会外出寻觅蚂蚁、白蚁和其他昆虫为食。
猎豹
猎豹 (Acinonyx jubatus) 生活在中非和南非的莽原和干燥林地。它们有瘦长的身体、宽阔的胸膛、纤细的腿部和尾巴,以及脸上深色的“泪纹”,当然还有它们最独特的特征:身上的斑点。众所周知,猎豹是陆地上速度最快的动物,追捕猎物时的速度可高达时速 113 千米。它们的目标通常是瞪羚和黑斑羚等中型哺乳类动物。
婆罗洲猩猩
婆罗洲猩猩 (Pongo pygmaeus) 原生于婆罗洲,它们的活动范围涵盖分属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管辖的婆罗洲地区。婆罗洲猩猩是种大型猿类,辨识特征为红色的毛发和棕色的皮肤,成年雄性还有明显的硕大颊盘以及用来发出巨大声响吸引雌性的喉囊。它们是非常聪明的动物,曾观察到它们在野外创造并使用工具来获取食物。然而,它们并不会游泳,因此它们在野外的活动范围往往会被无法跨越的河流所限制。
倭黑猩猩
倭黑猩猩 (Pan paniscus) 生活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森林和湿地,是和普通黑猩猩 (Pan troglodytes) 最相近的物种。在自然界的所有物种中,这两种猿类和人类的 DNA 最为相似。
紫羚
紫羚 (Tragelaphus eurycerus) 是一种行踪隐密、生活在中非森林地区的林栖羚羊。它们的毛皮呈棕红色,躯干上有白色直条纹,腿部内侧颜色较浅,还有巨大的耳朵,眼睛下方则有黄色 V 型印记。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一对巨大的螺旋状垂直犄角。雄性和雌性的体型相似,肩高都约为 1.1 至 1.3 米,体长介于 2.15 至 3.15 米之间,不过雄性比雌性重很多,雄性平均重达 310 公斤,雌性的平均体重则为 190 公斤。
白尾角马
白尾角马 (Connochaetes gnou) 是一种原生于南非的大型有蹄类动物,它们的别名“gnu”取自其受到惊吓时发出的独特叫声。这种生物的外观特色是黑褐色的毛皮和 L 型的长角。相对于雌性,雄性角马的毛色较深,体型也较大。雌雄角马都有厚而浓密的鬃毛,以及像马一样的长尾。它们的体长约 1.7 至 2.2 米,肩高 1.06 至 1.21 米,体重则介于 120 至 193 公斤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