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hine Name
category

平原斑马

平原斑马 (Equus quagga) 原生于非洲东部和南部,它们喜欢生活在可轻松取得水源的莽原。此物种因不同的特征 (通常是有不同的条纹) 被分为六个亚种,各亚种不太会种间杂交。和所有斑马一样,平原斑马身上也具有黑白条纹,但它们的体型比细纹斑马小,比山斑马大。雄性和雌性的身高皆介于 1.10 至 1.45 米之间,身长为 2.17 到 2.46 米,但雄性的体型通常比雌性大 10%。

霍加狓

霍加狓 (Okapia johnstoni) 是一种行踪隐密的物种,原生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密林内。它们的外观相当独特,有着灰白色的脸、包覆躯干的深棕色毛皮,腿和后半身还有亮白色的条纹。不同性别的霍加狓外观略有不同,雄鹿长有小小的角,而雌鹿头上的相同部位则是一小撮毛。雄鹿与雌鹿都差不多 1.4 到 1.6 米高、体长 2.4 到 2.6 米。

安氏林羚

安氏林羚 (Tragelaphus angasii) 是一种行踪隐密的羚羊,生活在非洲东南部莽原的茂密树丛中。这种动物两性异形,雄羚羊比雌羚羊要大上许多。雄羚羊有着深灰色的厚毛、黄色的腿,还有弯曲且末端呈黄色的角;雌羚羊则有浅棕色的身体。不论性别,安氏林羚的背上都有垂直的白色条纹。

山魈

山魈 (Mandrillus sphinx) 是一种大型猴子,生活在喀麦隆、加蓬、赤道几内亚与刚果的雨林和高原。它们有着橄榄色到深灰色的毛皮、白色的肚子,还有非常好认的脸部色彩:脸上有一条很长的粉红色部位,穿过口鼻部中央延伸到鼻孔,两侧有蓝色的颊片。脸上也有黄色的胡须。

日本猕猴

日本猕猴 (Macaca fuscata) 是日本列岛的特有种猕猴。它们能在许多不同的环境下生存,包括日本北部的亚北极森林。它们有褐色的厚毛皮、白色的腹部和粉红色的脸,雄猴平均体长 57 厘米、体重 11 公斤。雌猴的体型较小,约长 52 厘米、重 8 公斤。雄雌猴会在 10 到 100 只猴子组成的猴群中一起生活,其中包括血缘相通、关系紧密的雌猴群,以及从其他猴群移居而来、没有血缘关系的雄猴。日本猕猴并不是濒危物种,在野外生存状态良好,甚至有时数量过多,必须予以扑杀,避免伤害作物与树木。

印度犀牛

印度犀牛 (Rhinoceros unicornis) 在英文中又叫“大独角犀牛”,是一种大型草食有蹄类动物,原生于印度北部、尼泊尔和不丹的河谷盆地。此物种的特征在于粗短的角和凹凸不平的棕灰色皮肤,常常有人将其皮肤比拟为士兵所穿的板甲。雄犀牛比雌犀牛大,雄犀牛约重 2,100 公斤,体长 3.7 米;雌犀牛平均则重 1,600 公斤,体长 3.2 米。除了大小不同外,雄犀牛颈部还有庞大的皱褶,因此外观也与雌犀牛不同。

印度象

印度象又叫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 indicus),原生于中亚和东南亚,有着独特的象鼻、较小的耳朵和灰色的皮肤,脸部周围有粉红色的斑。它们的体型比非洲象小,雄象平均身高约 2.75 米,体重约 4,000 公斤,雌象则是平均 2.40 米和 2,400 公斤。它们是大型的草食动物,可以在许多不同环境生存,包括森林、草原和山地,并以当地的树叶、树皮和草为食。

喜玛拉雅棕熊

喜玛拉雅棕熊 (Ursus arctos isabellinus) 是棕熊的一个亚种,栖息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国西部、尼泊尔、哈萨克斯坦与西藏的山区。它们非常稀有,正面临严重的灭绝危机。野外生存的个体数量未知,但它们受到许多因素威胁,包括人类发展造成的栖地细碎化,以及盗猎它们毛皮与其他部位的行为。

灰熊

灰熊原生于美国北部与加拿大,它们其实是棕熊的一个亚种 (学名为 Ursus arctos horribilis),为避免搞混,常常有人称它们为北美棕熊。灰熊的特征包括厚重的棕色毛皮、肩部有一块大突起、笔直的口鼻和圆形的耳朵。它们有着强而有力的前脚,上面长有适合挖掘和狩猎的长爪。它们也能长到相当大的体型,但不同地区的灰熊往往有显著的体型差距,雄熊一般重约 240 公斤、体长 2.2 米;雌熊则一般重约 160 公斤、体长 1.8 米。

大熊猫

大熊猫 (Ailuropoda melanoleuca) 是一种原生于中国中部山区的熊。它们有着黑白两色、分布独特的毛皮,四只脚、耳朵和黑色的眼圈,其他部位则是白色。熊猫几乎只以竹子为食,因此极为仰赖茂盛的竹林来生存。作为食物的竹子提供的能量很少,因此熊猫必须吃很多才能生存,醒着的时间大多都在觅食。摄取的能量不足也使它们只能产下非常小、非常脆弱的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