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
灰熊原生于美国北部与加拿大,它们其实是棕熊的一个亚种 (学名为 Ursus arctos horribilis),为避免搞混,常常有人称它们为北美棕熊。灰熊的特征包括厚重的棕色毛皮、肩部有一块大突起、笔直的口鼻和圆形的耳朵。它们有着强而有力的前脚,上面长有适合挖掘和狩猎的长爪。它们也能长到相当大的体型,但不同地区的灰熊往往有显著的体型差距,雄熊一般重约 240 公斤、体长 2.2 米;雌熊则一般重约 160 公斤、体长 1.8 米。
绿鬣蜥
绿鬣蜥 (Iguana iguana) 是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北部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大型蜥蜴。它们有长长的尾巴,锯齿状的肉冠从头部一路延伸至背脊,并有健壮的四肢和细长的趾爪。有些个体的身体和尾巴长有条纹。
大红鹳
大红鹳 (Phoenicopterus roseus) 是一种大型候鸟,遍布于欧洲、中东地区、亚洲和非洲。它们居住在温带与温暖环境的泥滩和海岸泻湖内,属于滤食性鸟类,会利用自己的喙搅动泥巴,并滤出藻类、无脊椎动物和种子食用。
东部拟眼镜蛇
东部拟眼镜蛇 (Pseudonaja textilis) 是栖息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有毒爬行类。它们喜欢干燥的环境,因此常见于草原、灌木丛和稀疏的森林地带中。这种蛇有着浅棕到暗棕的体色,通常腹部颜色较淡,鳞片上可能布有伪装用的偏暗棕色斑点。东部拟眼镜蛇一般体长 1.5 至 2 米,它们的招牌防卫动作是抬起头和大部分身体并蜷曲成 S 形,同时张开嘴巴。这种举动时常被误认为攻击行为。
南棘蛇
南棘蛇 (Acanthophis antarcticus) 是栖息于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草原、森林与丛林地带的毒蛇。它们有着扁平呈三角形的头部、粗短的身躯和骤然缩窄的尾部,以及浅棕色、暗棕色和灰色相间的环状花纹,能巧妙隐藏在落叶堆和腐质层中。南棘蛇平均介于 70 至 100 厘米之间。
红尾蚺
红尾蚺是原生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大型蛇种,分布广泛,其下又可分为 9 个亚种,全都能够适应大多数的环境,但主要集中于雨林、沿岸和半干燥气候地带。红尾蚺的体色和花纹各有不同,典型的外观是由浅棕、深棕和黑色的鳞片组成遍及全身的菱形花纹。此种蛇为两性异形,雌雄样貌不同。雄蛇平均 1.8 至 2.4 米长,在泄殖腔附近长有交配用的骨盆刺。雌蛇体型较大,平均 2.1 米 至 3 米长,骨盆刺比雄蛇的略小。
南非剑羚
南非剑羚 (Oryx gazella) 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南部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比沙漠的羚羊。它们在外观上具有多个特征:长而纤细的螺旋犄角;眼睛和口鼻部有白色斑纹的黑色脸庞;灰褐色的毛皮,腿的上半部和后背有黑色斑纹;以及脚上的白色“袜子”。平均而言,南非剑羚肩高约 1.1 至 1.3 米,体长 1.9 至 2.4 米,犄角的平均长度则是 85 厘米。雄性的体型比雌性稍大,且体重重上许多。
疣猪
疣猪 (Phacochoerus africanus) 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各种环境中。虽然疣猪当前并不是濒危物种,但干旱对它们的生存影响甚巨,它们也常因为被人类视为害兽而遭猎捕。疣猪被视为害兽的原因有二:第一,它们可能会将疾病传染给家畜;第二,它们用獠牙四处翻找食物时,可能会破坏农地的作物。以上原因导致部分疣猪群体遭到消灭。
鸵鸟
鸵鸟 (Struthio camelus) 是世界上已知体型最大的鸟类。雄性鸵鸟身上的羽毛是黑色的,翅膀末端和尾部的羽毛则为白色,而雌性身上的羽毛是灰褐色的。雄性和雌性鸵鸟的头部、脖子及腿部皆介于粉红色到白色之间,其外观可能会因在非洲的原生地不同而有所差异。雄性鸵鸟平均身高为 2.1 至 2.8 米,雌性的体型较小,约为 1.7 至 2.0 米。
白尾角马
白尾角马 (Connochaetes gnou) 是一种原生于南非的大型有蹄类动物,它们的别名“gnu”取自其受到惊吓时发出的独特叫声。这种生物的外观特色是黑褐色的毛皮和 L 型的长角。相对于雌性,雄性角马的毛色较深,体型也较大。雌雄角马都有厚而浓密的鬃毛,以及像马一样的长尾。它们的体长约 1.7 至 2.2 米,肩高 1.06 至 1.21 米,体重则介于 120 至 193 公斤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