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ug
carnivore

盜蛋龍

盜蛋龍是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末期的雜食性恐龍。牠們的「竊蛋賊」惡名其實源自一場早已平反的誤會。因為早期標本經常在巢穴附近被發現,人們推測牠們有偷吃恐龍蛋的習性。但現在專家認為牠們是在孵化自己的蛋。

野蠻盜龍

野蠻盜龍是馳龍科的肉食性恐龍,年代可追溯至白堊紀末期。牠們的名字在拉丁語中意為「野蠻的搶奪者」,取自牠們鋸齒狀的牙齒,這是捕殺蜥蜴和小型哺乳動物等獵物的利器。該屬是 InGen 的「特製恐龍」之一,有多種膚色。牠們可以長到大約 4 公尺長,透過育種培育出靈活的動作、高智商和有力的爪子,是迅捷高效的捕獵者。

南方獵龍

南方獵龍是來自白堊紀末期的雙足獸腳亞目。牠的名字含意是「南方獵人」,這與牠在澳洲的棲息地和肉食習性有關,南方獵龍的輕量級體格和鋸齒狀牙齒,非常適合快速有效地跟蹤獵物。事實上,由於牠的速度、敏捷性和捕食本能,發現該屬的古生物學家將其描述為「那個時代的獵豹」。

火盜龍

掠食者獸腳亞目火盜龍是馳龍科家族的一員,在白堊紀末期時棲息在歐洲。火盜龍的身長大約為 2.4 公尺,在追蹤獵物時,較仰賴其驚人的速度,而非其力量。此外,和牠比較有名的表親伶盜龍一樣,火盜龍喜歡群體獵捕。火盜龍鋒利的爪子不僅能夠讓牠牢牢抓住獵物,同時也能用於攀爬。

異齒龍

儘管異齒龍的背帆和許多恐龍相似,但牠其實是一種原始獸形綱,可追溯到二疊紀早期,大約在兩億九千萬年前,甚至比最早的恐龍出現的時間都還要早!異齒龍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兩種不同大小的牙齒」,意指這位頂尖掠食者能夠抓捕並撕裂獵物血肉的鋒利牙齒。

蠍王暴龍

蠍王暴龍是「混種」恐龍,拼接了蓑鮋和多種肉食恐龍的 DNA。而蓑鮋非常危險,魚鰭可以分泌毒液。力量、智慧、敏捷和速度的結合體,再加上強大的毒液,讓蠍王暴龍成為史上最可怕的恐龍之一。牠的體長可達 8 公尺,成排的鋸齒狀大牙能撕裂獵物的血肉。

單脊龍

單脊龍得名於頭部上方醒目的頭冠,其學名意思即為「擁有單一頭冠的蜥蜴」,是一種可追溯至侏儸紀中期的肉食性獸腳亞目恐龍。這一屬恐龍和令人畏懼的異特龍是近親,不過身形較小,體長約 5 公尺,重約 450-680 公斤。

準噶爾翼龍

準噶爾翼龍是一種翼龍,生活在約一億三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特徵為巨大的長型頭骨和奇特的彎曲下顎。準噶爾翼龍的顎部呈逐漸收縮的形狀,在頂部形成一個尖角,前端沒有牙齒,後部則有一排可刺穿貝類甲殼的平坦牙齒。

海王龍

海王龍是生活於白堊紀末期的大型海生爬蟲類,其活動區域最早為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西部內陸海道。海王龍體長超過 14 公尺,為史上最大的滄龍屬恐龍之一,也是當時海洋環境中的頂級掠食者。研究顯示牠會以鯊魚、蛇頸龍,甚至其他滄龍屬恐龍為食。

傷齒龍

傷齒龍是傷齒龍屬的小型肉食恐龍,具有細長的腿部,可高速追逐獵物。牠的學名希臘文原意為「具傷害性的牙齒」,意指其銳利的門牙,此種獸腳亞目恐龍還擁有大眼,可於黑暗中狩獵。傷齒龍站立高度略高於 3 英尺,腦部尺寸巨大,是智力最高的恐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