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ug
herbivore

微角龍

微角龍是植食性恐龍,生活在大約六千五百至八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鈍狀嘴喙和額頭的小角 (其種名直譯為「微小的角」) 等特徵,讓牠們很容易辨認。這種恐龍用兩條腿行走,體長最長僅 80 公分,是世界上最小的恐龍之一。

甲梁龍

甲梁龍這款巨型植食蜥腳類恐龍,是透過基因工程創造出的混種恐龍,主要結合了甲龍和梁龍的遺傳基因組。外觀保有各個親代恐龍屬的顯著特徵,包括與梁龍非常相似的長脖子,以及身軀上遺傳自甲龍的保護性尖刺。

劍角龍

劍角龍是由世界知名遺傳學家吳亨利博士設計的混種恐龍,身長可達 12 公尺,體重可達 4 噸。這屬恐龍主要由劍龍和三角龍的 DNA 組成,頭部有三根巨大尖角,且脊椎上長滿堅硬的骨板。此外,其甲蟲 DNA 也為劍角龍提供了厚實堅韌的裝甲,有助於抵禦掠食者。

水龍獸

二齒獸類動物水龍獸是一種植食性獸孔目生物,以短腿和從突出嘴巴兩側的兩顆巨大獠牙聞名。牠們生活在大約兩億五千萬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和三疊紀早期。實際上,在某一段時期裡,地球上約有 95% 陸生脊椎動物都是水龍獸,因為二疊紀 - 三疊紀滅絕事件毀滅了地球上絕大部分生物,牠們卻存活了下來。

阿拉摩龍

阿拉摩龍是已知存在過最大的恐龍之一,成年恐龍身長可達 20 至 25 公尺,體重可達 80 噸。阿拉摩龍原生於白堊紀末期的北美,是一種植食蜥腳類恐龍,背部有裝甲尖刺,可以保護自己免受掠食者的攻擊。

鐮刀龍

鐮刀龍是來自鐮刀龍屬家族的一種植食恐龍,在白堊紀末期棲息在亞洲,能夠生長至 4,000 多公斤重。這個屬的名字是由「鐮刀蜥蜴」翻譯而來,意指其超過 50 公分的大型利爪。鐮刀龍被認為是所有動物中擁有最長爪子的物種。

烏爾禾龍

烏爾禾龍是劍龍屬的大型植食恐龍,最早出現於白堊紀早期的亞洲。烏爾禾龍的體長可超過 8 公尺,體重超過 4 噸,有一部分重量來自其可抵禦掠食者的厚實骨質板。此外,牠的帶刺尾部也能在受到攻擊時自我防禦。

敏迷龍

屬於植食甲龍科的敏迷龍生活在約一億兩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早期,體長可達 3 公尺。敏迷龍的明顯特徵包括長長的尾巴,和覆蓋整個身軀、可抵禦掠食者攻擊的水平甲板。而以甲龍科家族的恐龍而言,牠的腿格外的長,可快速奔跑。

青島龍

獨特的鴨嘴型口鼻部與引人注目的頭冠,是青島龍的特徵。牠屬於植食鴨嘴龍,體長可達 10 公尺,體重超過 3 噸。儘管體型較大,青島龍可運用四腳或兩腳行走,並高速逃避掠食者,學名原意取自其位於中國的發現地青島。

牛角龍

牛角龍最著名的特徵,是在世界名列前茅的巨大頭骨,長度可達 2.7 公尺。化石殘骸顯示其頭骨頸盾具有兩個大洞,這一屬恐龍正得名於此,其學名原意為「有孔的蜥蜴」。牛角龍為植食恐龍,體重可達 6 噸,每天需要進食大量植物維生。